行业新闻速递No:51
国内速记
我国油气主干管网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
近日,记者在的世界燃气大会上获悉,自2020年我国主要油气管道实现并网运行以来,天然气输送量突破1万亿立方米,日最高输气量突破11亿立方米,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保持满负荷运行,日均输气量超2.8亿立方米,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平均日输气量超1亿立方米。作为首都能源生命线的陕京管道系统,今年上半年,单日输气峰值达3.72亿立方米,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向环北京地区输送天然气超过2600亿立方米。
目前,虎林至长春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主体焊接完成、川气东送二线东段工程全面推进。随着“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骨干管网加速成型,今年我国将新建油气管道2000公里。
数据显示,我国主要油气管道并网运行以来,“全国一张网”下游用户已超1300家,比2020年增长55%;天然气管网平均负荷率从68%提升至接近80%。天然气一次入网量由1570亿立方米升至2400亿立方米,进一步拉动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突破4200亿立方米。
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立
近日,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于获批成立。该中心依托国网浙江电力科创中心(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积极对接国家和浙江省关于绿色能源产业的科技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破除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多维度激发产业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加速实现专利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突破,加快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围绕挖掘专利价值、夯实产业服务基础,加强专利运营、带动产业绿色发展,推动协同共建、构建产业发展生态等三个方面,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制定了12项具体举措,计划在今年完成专利导航报告2项,建立3个绿色能源产业领域专利池,培育高价值专利20项,促进专利转让许可30项以上,知识产权转化运营金额1000万元,培育专利密集型产品10项,实现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1000万元,带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1亿元。到2027年,实现知识产权转化运营金额2000万元,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5000万元,带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5亿元。
“当前,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已设计‘纵横’双向运营主线,纵向对专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横向进行产业链协同创新与赋能,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运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国网浙江科创中心主任赵深表示,该中心在赋能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将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推动海外技术引进、跨国合作研发,研究和探索知识产权出海,建立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储气库群开启第四轮注气
近日,在中原油田储气库群主力库——卫11储气库,随着注气指令下达、2号压缩机率先启动,中原油田储气库群开启第四轮注气任务,天然气调峰保供体系进入备战状态。此次注气将持续至11月底,单日注气峰值可达800万立方米,为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打牢坚实基础。
中原油田管辖着卫11、文13西、文24、白9、清溪等5座地下储气库。中原储气库群作为华北地区工作气量最大的区域性调控气源,上个冬季累计向华北地区输送天然气3.9亿立方米,为当地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确保新一轮注气安全高效,中原油田技术人员合理编制注气方案,科学配制各井气量,扎实推进“一库一策”精细管理,确保储气库应注尽注。通过“数字化监控+多部门协同”模式,在注气前完成全部设备的预防性检修与压力测试,做好注气启动前安全检查,并运用智能调控系统实时跟踪压力、流量等参数,同步优化气源分配,确保注气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助力储气库功能从应急调峰向常态化调节转型升级。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MTBE出口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近日记者从大庆石化获悉,今年以来,这个公司紧抓国际成品油添加剂市场需求,优化生产流程、强化产销协同,今年前4个月,MTBE累计出口量同比增加2.3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
为满足市场需求,大庆石化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统筹资源配置,保障MTBE装置高效运行。炼油一部将MTBE装置负荷提升至最佳状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动态优化原料预热流程,实现产品收率与质量同步提升。乙烯二部通过延长M2装置催化剂周期,调控反应器温度与压力参数,将催化蒸馏塔压力由设计值0.7兆帕降至0.65兆帕,确保异丁烯转化率稳定在95%以上,为MTBE高产稳供提供技术支撑。
大庆石化积极拓展供应链协同模式,与合作伙伴深化战略合作,建立动态对接机制。销售储运中心每日跟踪产量与罐存情况,提前协调调拨计划,监控物流状态,最大限度缩短交付周期。同时,综合分析海外市场价格与供需动态,定期提交产品价格预测表,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冲刺4000万吨油气年产量
近日,中国海油在天津举行的品牌开放日活动上对外宣布,作为中国目前海上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力油田,渤海油田2025年将冲刺上产4000万吨。
渤海油田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构造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中国海油坚持科技创新,在勘探理论和技术方面持续突破,近几年连续勘探发现垦利6-1、垦利10-2、渤中26-6等多个亿吨级油气田,为油气稳产上产奠定了基础。
作为中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增长极,海洋能源供给正持续增长。其中,渤海油田2024年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原油产量突破3600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近六分之一。
2025年渤海油田油气产量继续保持稳定上升势头,全球最大变质岩潜山油田——渤中26-6油田开发项目(一期)、旅大5-2北油田Ⅱ期开发项目、曹妃甸6-4油田综合调整项目等多个重点产能建设项目顺利投产,一季度油气产量历史性地突破1000万吨大关。
国内最大单体储罐LNG保税仓库获批设立
5月22日,国内最大单体储罐LNG保税仓库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获批设立,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也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双泊位”码头的LNG保税储运终端。
青岛LNG保税仓库容积27万立方米,是国内保税LNG仓储设施中最大的单体储罐,可同时开展LNG保税转口、燃料加注和LNG船舶气试冷舱技术服务等多元化创新项目。
LNG保税仓库是由海关监管的能源类“国际中转站”,进口液化天然气资源通过保税仓库暂缓缴纳关税、增值税,企业可自由选择转口或内销等经营方式,实现“全球买、灵活卖”的国际化贸易策略。保税仓库内的液化天然气资源既可以复运出境销售到其他国家,也可以缴纳税费后出仓在国内流通使用。
国际要闻
欧盟拟立法全面禁止进口俄气
欧盟委员会近日宣布,将于下个月提出法律措施,计划在2027年年底前全面停止进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NG)。
欧盟能源和住房事务委员丹·约根森表示:“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从俄罗斯购买化石燃料的支出已超过对乌克兰的援助金额,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根据计划,欧盟委员会将于6月提交两项法律提案:一是要求在2025年年底前禁止根据新合同和现货合同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二是在2027年年底前终止所有现有合同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
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了316.2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和200.5亿立方米LNG,占其天然气总消费量的18%。尽管此前欧盟已对俄罗斯煤炭和大部分原油实施进口禁令,但由于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反对,天然气贸易一直得以延续。
欧盟委员会表示,逐步淘汰俄罗斯天然气对欧洲能源价格的影响有限。这是因为从2026年开始,美国、卡塔尔等国的新LNG项目将陆续投产,可确保供应安全。此外,根据要求,各成员国需制定详细的国家计划,说明如何从其能源结构中剔除俄罗斯的天然气、核能和石油。
2025欧洲化学工业增速放缓
近日,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发布最新《化学月报》称,2025年欧洲化学工业产量将增长0.5%,而2024年增速为2.5%,主要是由于欧洲化学公司处于“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所决定。
报告指出,比利时化学品产量增速最高,将达到9.1%,而荷兰和法国则分别下降6.1%和5.5%。德国和意大利虽实现小幅增长,但增幅均低于0.5%。Cefic表示:“作为关键制造业的主要产品和技术供应商,欧洲化学工业需要强劲的国内需求才能实现显著增长。然而,目前尚未观察到积极变化,大多数下游企业的商业预期仍不乐观。”
数据显示,与2024年同期相比,欧洲化学品价格上涨了1.1%,而销售额增长不到1%。与此同时,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74.4%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74%,低于长期平均水平的81.4%。
Cefic指出,始于2023年的复苏在2024年下半年中断。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继续,并反映出欧洲商业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由于需求增长乏力,欧洲化学工业的产量仍未恢复。此外,持续的低需求和高能源成本将继续对欧洲化学品销售造成压力。
报告还提到,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欧洲化学品进口增速继续高于国内生产增速,这意味着欧盟在本土市场上正在输给非欧盟国家的竞争对手。
美国拟取消温室气体排放限制
美国环境保护署24日证实,正在起草一项计划,以取消美国燃煤和燃气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的所有限制,该计划将在跨部门审查后发布。
美国环境保护署发言人当天称,上一届美国政府试图关闭美国经济实惠且可靠的电力生产,许多人担忧这将导致美国家庭电价上涨,并增加美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美国环境保护署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对此进行重新审议。
该计划由《纽约时报》率先披露。报道指出,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其拟议定的计划中称,燃烧化石燃料的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不会显著加剧危险污染或气候变化”,即使完全取消相关限制,也不会对公共健康和福祉产生实质性影响。
不过,根据联合国相关数据,化石燃料是全球变暖的最大推手,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5%以上,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近90%。有统计显示,美国是全球历史第一排放大国、全球累计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快速取消所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联邦支出,并废除任何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作为其支持石油、天然气和采矿业的举措之一。日前,美国众议院还通过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项大规模税收和支出法案,该法案将取消前总统拜登推动的多项绿色能源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