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速递No:48
国内速记
美关税举措加剧全球石油市场动荡
国际能源署4月份发布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为73万桶/日,较上月预期大幅下调了30万桶/日。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和电动汽车市场占比扩大的背景下,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69万桶/日。报告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全球贸易陷入紧张局势,进而加重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负面预期。
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球石油消费同比增长120万桶/日,创下2023年以来的最大增幅。3月份全球石油供应环比增长59万桶/日,达到1.036亿桶/日,其中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以外的产油国主导了月度石油供应增量。国际能源署最新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增长约为120万桶/日,较此前预期下调了26万桶/日,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产量增长为96万桶/日,主要来自近海油田产量增加。
报告分析认为,经过一季度的相对平稳期后,全球石油市场在4月初遭遇严重冲击。3月至4月初,国际油价暴跌约10美元/桶,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暴跌至近4年来的最低水平,4月9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交易价格一度跌破55美元/桶,同日英国伦敦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跌破60美元/桶。
造成油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欧佩克+”成员国决定解除自愿减产限制。造成油价下跌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市场担忧全球经济衰退,严重冲击国际石油市场稳定。尽管美国政府之后宣布“对等关税”暂停90天实施,并将石油、天然气和成品油进口纳入关税豁免范围,但市场对美国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并加剧全球贸易争端的担忧并未消除。
4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环比上升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与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编制的4月份“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发布。景气指数显示,虽然美国关税政策对国内经济复苏造成冲击,但是国内刺激消费的举措不断出台,终端需求恢复加速,企业补库增加,存货周转率止跌转升,带动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环比上升3.97个百分点,至100.21。
从分指数看,4月终端需求回暖,企业采购节奏加快,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景气指数环比分别上升7.21个百分点和5.09个百分点。采购回升叠加出行需求增加,对成品油需求亦有所增长,燃料加工业景气指数环比上升3.68个百分点。然而,市场对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担忧加剧,原油加工景气度的回暖并未传导至上游,4月原油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景气指数环比回落1.06个百分点。
景气指数显示,在生产方面,4月原油开采生产指数环比回落,但是偏下游行业的生产热度均有较大回升,特别是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生产热度回升明显。在利润方面,4月国际油价较3月有较大幅度下降,油价的低迷传导到下游,下游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行业利润以收缩为主。在存货周转方面,4月,外部环境虽较为严峻,但假日经济持续向好,汽车、房地产等终端行业需求恢复,补库节奏逐渐加快,带动石化行业景气指数上涨。5月,假日经济仍将延续,支撑终端需求的复苏,带动景气指数继续回暖。
页岩气成为我国油气增产的重要接替区
5月13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位于四川盆地的一口页岩气探井,探井垂深超过5300米,刷新了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为我国超深层页岩气勘探提供借鉴经验。
我国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是油气进口大国。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不断创新,页岩气正在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和可持续增储上产的接替领域。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类型,需要把页岩压碎才能让气体出来,被业界公认为世界级难题。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但与北美页岩气相比,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勘探开发难度更大。
2012年涪陵页岩气田的商业开发,使我国成为除美国、加拿大之外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国家。2017年,建成我国首个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2020年,建成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一期项目。
目前,我国在四川盆地建成了涪陵、威远-长宁和昭通三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探明了涪陵、长宁、昭通、威远、泸州、威荣、永川和綦江共8个页岩气田,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资源量为16.5万亿立方米,实现关键装备和工具国产化,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低碳示范区发展提速
近日,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低碳示范区——大庆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传来捷报:今年以来累计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这是该示范区自投运以来以最快速度突破1亿千瓦时发电量,彰显出其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强劲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大庆油田把新能源业务纳入主业发展大局,像抓油气生产那样抓新能源,像重视开井率那样重视新能源项目到位率,像抓采收率那样抓能源替换率。通过建立“周例会+月小结+问题销项”常态化运行机制,联合参建单位挂图作战,为大庆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庆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是集“风光热储氢”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区。在施工攻坚中,大庆油田推行分工协作、交叉作业与节点把控模式,推动形成标准化并网流程。目前,大庆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清洁替代风电二期工程9台风机主机已安装完成,计划于8月投运首台风机,力争今年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中国石化湖北石油1900座加油站全面上线“数电发票”
5月12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获悉,该公司所属的1900余座加油站已全面应用“数电发票”(数字化电子发票),成为湖北省首个实现加油站全网络覆盖“数电发票”的成品油销售企业。这一举措标志着该公司在税务数字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据介绍,为深入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应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的公告》明确在前期试点取得积极效果的基础上,自2024年12月起,在全国正式推广应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
作为湖北成品油行业的主渠道企业,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响应国家政策,今年先后举办两期数字化电子发票推广应用培训班,共计500余人参加培训,经过1个多月的反复测试,在湖北成品油行业率先落地,发挥央企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财务资产部负责人汪忠宏介绍,全面推行“数电发票”后,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发票虚开、错开等税务风险,提升合规经营水平。每年还可以减少50万张以上的纸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仓储、物流成本。“数电发票”的推广应用减少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
国际要闻
欧美五大油企一季度合计利润下降29%
近日,欧美五大石油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合计为205.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9%。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未来业绩进一步恶化的担忧加剧。
根据财报,2025年1至3月,埃克森美孚净利润77.1亿美元,同比下降6%;壳牌净利润47.8亿美元,同比下降35%;雪佛龙净利润35亿美元,同比下降36%;道达尔能源净利润38.5亿美元,同比下降32.7%;英国石油净利润6.9亿美元,同比下降69.6%。埃克森美孚和壳牌超出了市场预期,但雪佛龙未能达到预期。5家油企净利润连续8个季度下滑。
分析称,第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是原油价格暴跌。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原油基准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平均价格约为75美元/桶。这比去年同期的82美元/桶下降了约10%。欧洲基准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较去年同期下跌了10%。油价下跌部分源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就职。特朗普表示将要求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降低价格后,WTI期货跌破75美元/桶。油价还受到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关税政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衰退预期增加。
市场人士称,第二季度开始,这些油企的业绩有可能进一步恶化。WTI期货4月跌破70美元/桶,目前交易价格不足6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也表现低迷,交易价格在60美元/桶出头。
此外,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开发新的美国原油需要约65美元/桶的WTI价格。有人指出,如果油价跌破60美元/桶,原油产量将开始下降,因为不再有利可图。特朗普鼓励加大美国原油开采的态度,似乎使石油巨头们从中受益,但由于油价低迷和材料成本上涨,企业仍面临利润率下行的压力。
印度石油公司加码石化投资
近期,印度石油公司董事长萨赫尼在发布年度财报时表示,鉴于能源格局不断变化,运输燃料需求可能放缓,该公司计划在未来4至5年内投资110亿美元,用于扩大石化产能。相关管理人员还表示,印度石油公司正在推进的炼油厂扩建项目,有望在2030年前将石化强度指数从6%提升至15%。
近期,印度石油公司与奥里萨邦政府签署协议,计划在巴拉迪布建设一座石化工厂。这将是该公司在单一地点的最大规模投资。该石化工厂将配备双进料裂解装置及相关下游生产装置,生产苯酚、聚丙烯、异丙醇、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和丁二烯等多种产品。
印度政府和炼油行业官员表示,提升石化强度是印度炼油企业实施雄心勃勃扩张战略的首要任务。预计未来十年,印度石化行业将获得约870亿美元的投资,在全球石化行业增长中占比超10%。印度石油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建议,印度必须通过丰富产品种类,加大对石化产品、生物燃料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投入,来提升炼油能力,帮助炼油厂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降低对传统石油产品的市场依赖。
道达尔能源关闭比利时裂解装置
近期,道达尔能源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将于2027年年底永久关闭其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炼油及石化工厂内的一座老旧裂解装置。
作为道达尔能源在欧洲的重要化工基地,安特卫普工厂拥有两套混合进料裂解装置。此次关闭的是其中较老旧的一套,该装置年产能为55万吨乙烯和23万吨丙烯。该公司声明显示,关闭的直接原因是石化市场竞争激烈,以及长期依赖的第三方供应合同到期后未获续签,这套未整合到道达尔下游聚合物生产体系的装置失去了主要销售渠道。
道达尔能源的情况并非孤例。在过去一年里,欧洲石化行业掀起了一股显著的“去产能潮”,在过去一年里,欧洲其他宣布关闭的裂解装置还包括埃克森美孚位于法国格拉旺雄圣母镇的裂解装置、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位于荷兰赫林的裂解装置,以及意大利维萨利斯公司位于布林迪西和普廖洛的裂解装置。这些被关闭的装置均为石脑油裂解路线,共同特点是依赖传统原料路线,且未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竞争力不足。
道达尔能源关闭安特卫普装置,既是一次痛苦的“断腕”,也是一次必要的“重生”。它标志着欧洲石化行业从规模扩张时代转入质量提升时代,更预示着全球石化产业格局将在调整中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