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速递No:35
国内速记
北京年底建成500座超充站
近日,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市城市管理委印发实施《本市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超级充电站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预计到2024年年底,全市将建成超充站500座,到2025年年底力争实现数量翻番,达到1000座。
《实施方案》提出,要科学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全市各类型新能源汽车规模、分布、超充车型推广趋势,结合市民出行需求热点和存量充电设施情况,以便利可及为目标,研究编制本市超充站建设规划,适度超前布局超充站。同时,结合各区发展实际、交通强度、土地资源、电力保障等因素,优化建设时序,推动建设超、快结合公共充电站,率先实现超充五环内区域布局成网。
《实施方案》提到,要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制定本市超充站建设和运营规范。统一超充站规划设计、充电功率分级、场站标识、设备参数、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标准。进一步规范超充站建设前期登记备案流程。积极引导开放共享。已建成并投用的公共充电设施,鼓励引导其对外开放;对于新规划建设的公共充电设施,原则上须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共享。完善充电设施分级评价和服务品质综合评价机制,引导运营企业高质量建设运营超充站。
《实施方案》还鼓励多方参与多元发展,遴选优质企业与充电设施、停车管理、物业服务等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高质量超充网络建设。
《实施方案》指出,对于包括油、电、氢在内的各类补能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车、桩(站)、网”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含超充站在内的充电设施,按照“应接尽接”原则接入平台,加强对电网、充电桩设备的实时安全监测管理,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有效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中国石化启动“清净守护长江”社会责任行动
近日,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在湖北宜昌举办“清净守护长江”社会责任行动发布会,推出“清净守护长江”行动10条硬措施,提出打造2个长江大保护示范基地和3个示范站点,并与相关科研机构、基金会签署江豚、中华鲟共护协议,发布多款公益商品助力珍稀物种保护。这是中国石化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主动融入流域综合治理大局的又一生动实践,全面开启了该公司新一阶段的长江大保护征程。
湖北石油作为中国石化驻鄂主要企业之一,为践行长江大保护,已关停11座油库和17座码头,投资40亿守护长江水清岸绿,交出了长江大保护的美丽答卷。在“进中提质、转型发展”的新发展阶段,公司正式启动“清净守护长江”行动,将推行库站排口全监管、船舶污染物全回收等十条硬措施,在沿江打造王家河油库码头“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白浪油库“调水源头”生态环保实践基地,建设枝江油库水体风险防控示范码头、李埠水上加能站船舶污染物回收示范站、龙盘湖加能站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监测示范点,构建“两基地三示范”的长江大保护示范矩阵。
为更好地集聚全社会的力量保护长江水生生物,此次湖北石油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对中华鲟、江豚等珍稀物种的共同保护行动,未来将开展江豚认养和命名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科教研学、中华鲟增殖放流等活动,助力万物共生、守护多样之美。
中国石化沿江企业众多,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保护长江、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2018年,中国石化印发《中国石化沿江企业污染防治指导意见》,从8个方面部署工作;各沿江企业积极投入,围绕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培育绿色发展动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截至2023年底,累计投入资金280亿元,实施1000余个污染防治项目,为长江岸线覆绿60多万平方米,成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力量。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建成首个百万吨级零化石能源消耗油田
近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了解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哈得逊油田实现化石能源零消耗,成为中国石油首个零化石能源消耗的百万吨级油田,同时,通过安装光热储加热炉和修建年发电2040万千瓦时分布式光伏电站等,使哈得逊油田生产运行全面电气化,实现生产现场零燃气消耗和零油消耗。
零化石能源消耗是指不用化石能源,通过风光发电、光热等系统,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零化石能源消耗油田的建成,对促进能源转型、提高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富满油田,通过工程技术创新,超深井最快钻井纪录接连刷新,前七个月,已五次刷新中国超深井钻井纪录。8000米深井最快实现了百日内完钻,进一步加速了超深领域的储量增长与产量提升。据悉,截至7月末,塔里木油田今年累计钻井进尺达65万米,相当于钻穿了73座地下珠穆朗玛峰。
塔里木油田已累计钻成160多口8000米超深井,找到的超深层油气储量占全国四分之三,每年从超深层开采出的油气产量当量近200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已建成我国最大超深油气生产基地。
海西天然气管网长乐至福鼎段进气投产
近日,记者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获悉,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海西天然气管网长乐至福鼎段进气投产,实现闽东地区管道天然气“零”的突破,进一步扩大福建省管道天然气覆盖范围。
海西天然气管网长乐至福鼎段起于福州市长乐营前分输站,终至宁德市福鼎末站,途经福州市、宁德市的8个区县。线路全长249.82公里,设计压力7.5兆帕,沿线设8座分输站,年输气能力超13亿立方米。
该项目成功投产,将打破区域天然气运输瓶颈,结束宁德地区仅有槽车供应液化天然气的历史,让福州市、宁德市居民用户及宁德时代、青拓重工、东南铜业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用上管道天然气,在提升供气稳定性的同时降低用户用气成本,推动福建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目前,福建省主干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超1400公里,主要包括西气东输三线东段、漳州LNG外输管道等,已实现沿海地市全覆盖,基本形成陆上、海上多气源互保互供和多管道互联互通的能源供应格局。规划建设川气东送二线浙闽支干线、福建天然气管网与广东天然气管网联通工程等项目,预计到2030年新增天然气管道超1700公里,天然气管网调峰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山西石油首座重卡充电站投运
近日,中国石化销售山西石油分公司首座重卡充电站在阳泉建成投营。该站安装7台320KW一机双枪充电桩和1台240KW一机双枪充电桩,设有8个重卡充电车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持续推进,山西地区城配货运及工程车辆“油转电”“气转电”加速推进,重卡充换电年替代柴油约15-18万吨。
中国石化销售山西石油分公司以能源转型为契机,紧密结合矿产等资源短倒运输及道路交通干线实际,按照“路网一体”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一纵五横”重卡新能源发展战略,着力构建“科学合理、适度超前、布局均衡、安全便捷”的重卡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加快重卡充换电站建设并形成区域补能网络。目前,已在长治、阳泉等地建成重卡换电站6座。2023年,该公司重卡充换电成果案例入选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十大创新事件”。
据悉,今年年底,中国石化销售山西石油分公司计划在省内建成25座重卡充换电站,持续健全“油气氢电服”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多元化能源供给能力,助力山西绿色交通体系建设。
我国首个海上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完成首次原油外输
8月18日,装载约2.5万吨原油的“天鹰座”轮缓缓离开广东省雷州市乌石终端原油外输单点水域,标志着乌石23-5油田群首次原油外输作业圆满完成。
乌石23-5油田群位于北部湾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8米,由2座海上平台、1座陆地终端组成,是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并首次将油气从两千米的海底引上雷州半岛,也是北部湾首个实现生产水“零排放”的油田,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的低碳化转型起到示范作用。
17日上午,“天鹰座”轮在徐闻海事处“海巡0927”船的护航下,进港航行至乌石终端原油外输单点水域,并安全顺畅系泊在单点装置上。海事执法人员督促作业方提前布设围油栏,严防油轮提油作业污染海洋环境。经过一轮作业,18日,原油外输正式完成。本航次装载的30000方、合约2.5万吨的原油送往海南八所港,货油价值约1亿元人民币。
乌石23-5油田群预计2026年将实现日产约181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
国际要闻
美国油气并购潮将贯穿全年
近期,部分美国市场调查机构表示,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的并购潮还在继续。他们甚至预测,今年的美国油气交易规模可能会比去年更大,或再次推动美国乃至全球油气行业格局改变。
去年,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宣布了几宗大规模交易,其中包括两笔巨额交易,即埃克森美孚以600亿美元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以及雪佛龙以530亿美元收购赫斯公司的交易。这两笔收购案让去年第四季度的美国油气并购交易值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40亿美元。2023年,美国并购市场规模也达到2340亿美元,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相对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能源业界著名咨询公司Enverus在其最新的并购活动报告中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宣布的油气交易案值达到302亿美元。Enverus指出,除了案值足够大外,整合活动已经发展到二叠纪盆地以外的其他页岩气田,这或许意味着更多的潜在交易。
Enverus报告称,今年前两个季度,已有12宗交易规模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其中包括5月康菲石油公司宣布的以225亿美元收购马拉松石油,以及新月能源公司以21亿美元收购SilverBow Resources。这表明,今年10亿美元以上交易个数很可能超过去年的19宗。
美国油气行业对页岩资源不断整合。Enverus预测,整合也将使美国页岩油气产量根据企业的战略计划变化。可以预料,未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将受到更严格的控制。这意味着,美国页岩油将对国际油气价格产生更大的影响,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作用。因此,美国油气行业整合具有全球意义。
高盛:非OPEC产油国增量美国占六成
近日,高盛银行发布预测称,今年美国主要产油盆地的产量增长将放缓,但仍将占非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石油产量增长的60%。
数据显示,二叠纪盆地今年的产量预计从去年的52万桶/日大幅降至34万桶/日。高盛银行预计,美国今年石油总产量增幅将从一年前的超过100万桶/日降至50万桶/日。
高盛银行表示,与去年4月的高点相比,二叠纪盆地目前每周在用钻机数量下降了近15%,与2018年至2019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下降了30%,下降趋势今年还将继续。2026年年底前,在用钻机数量可能从目前的309部减少到不足300部。但随着行业整合增加高产钻机的占比,以及技术进步,每部钻机产量将继续增长。
高盛银行表示,二叠纪盆地的石油对不同区间的油价表现出了不同的敏感性。当纽约期货价格保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时,价格下降10%只会导致二叠纪盆地产量平均下降1.3%;如果纽约期货价格低于每桶50美元,同样10%的价格下跌会导致二叠纪盆地产量下降4%。
需求增长下调 欧佩克10月增产计划添不确定性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近日下调了对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理由是一些主要经济体需求预期减弱,这调凸显了欧佩克成员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集团在10月份开始增产方面面临的困境。
欧佩克在日前发布的月度报告中预测,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日均增加211万桶,这一数字低于上个月所预期225万桶的日均增幅。“这一小幅修改反映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实际数据,在某些情况下也反映了第二季度的实际数据。”欧佩克在报告中说。
路透社称,这是欧佩克自去年7月作出2024年需求预测以来的首次下调。由于柴油消费量下降以及经济发展不及预期,部分主要经济体的需求落后于预期。美国彭博社报道说,美国炼油厂预计将减少产量,最大的炼油厂报告其工厂产能利用率仅为90%,这是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欧佩克还在报告中将明年的需求增长预期从之前的日均185万桶下调至日均178万桶。
尽管下调了增幅预期,但欧佩克表示,今年的需求增幅仍将高于2019年之前日均140万桶的历史平均水平,而且夏季旅行需求将保持强劲。但由于对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升温的忧虑加剧,以及市场对美国通胀数据背后货币政策的争论,这些因素为国际油价走势及“欧佩克+”的增产计划带来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