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速递No:34
国内速记
国家能源局优化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文件提到: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地区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举措、项目安排、资金保障等内容,于2024年10月底前报送国家能源局,并于每年年初报送上年度实施进展情况。国家能源局将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动态评估各地实施情况,指导做好配电网建设改造。
建设一批满足新型主体接入的项目。结合分布式新能源的资源条件、开发布局和投产时序,有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用电需求,助力构建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
建立健全配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协调发展机制。电动汽车发展规模较大的重点省份,要组织开展配电网可接入充电设施容量研究,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有序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并针对性提出扩大接入容量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鼓励适应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发展需要,在调度关系、权责划分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
涪陵页岩气田立体开发调整井累计产气超160亿立方米
江汉油田加快涪陵页岩气田新井投产速度,精心巡护老井,积极开展老井综合治理,深入推进涪陵页岩气田立体开发调整,不断提高气田产量和采收率。截至目前,江汉油田自2018年以来立体开发调整井达382口,累计产气超160亿立方米。
江汉油田持续加快涪陵页岩气田新井投产速度,每年提前半年开展产能建设开发部署工作,提前踏勘、确定井位,提前编制立体开发井组方案,细化新井投产方案运行大表,持续优化钻井、压裂、试采等开发技术,力促新井投产提速提效。新井投产时,一线员工全力开展设备调试、试压验漏、隐患排查等工作,确保新井高效率高质量投入生产,有力保障了每年100多口新井投入运行。
针对老井产量递减问题,该油田精心管理和维护老井,技术人员按照“日、月、季、年、专题”五个层级,不断强化气藏基础研究,开展气井全生命周期分析,制定气井不同阶段的生产方案,采取放喷、气举、泡沫排水等工艺措施,努力减缓老井产量递减,力促老井稳产上产增效。
江西加速布局氢能产业
近日,为切实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西省发改委起草了《关于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根据《征求意见稿》,江西省将布局建设以“九江—南昌—吉安—赣州”为轴线的“赣鄱氢经济走廊”,并确定九江市为“全省氢经济开放先行区”,重点发展以氢动力船舶为特色的沿江沿湖氢能产业,探索氢能在石化、冶金等方面的应用。
同时,江西省将通过开展“新能源+氢能”专项试点,推进氢能交通应用,积极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开展氢能科技交流合作。
在强化产业管理方面,江西省将支持加氢站、制氢加氢一体站、加氢站30千米内配套电解水制氢站、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及风—光—氢一体化项目在合规园区内建设;逐步构建清洁低碳、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多元制氢体系,优先利用工业副产氢资源,有序推进工业副产氢规模化提纯和就近消纳,探索开展低成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江西省将合理布局氢能制备、储运、加注、应用等产业链相关项目;引进和培育绿氢项目,在有化工园区及相关规划的区域,积极引进1至2个利用绿氢(低碳氢)的甲醇、氨生产项目;积极推进九江濂溪区化纤工业基地、吉安新干工业园工业副产氢和萍乡旭阳焦玻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副产氢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等。
中国石油首个万亩零碳生态园区正式建成
日前,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从油田公司生态资源管理部获悉,经过积极探索和持续建设,大庆油田取得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碳中和证书》,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万亩零碳生态园区——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生态园区正式建成。
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生态园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总面积13500亩,全部为油田取得使用权的土地。这一区域土壤条件适宜植树造林、地表绿化,加之多年来油田建设的防护林和苗木基地渐成规模,具备较好基础。区域远离油区,周边以化工、电力企业为主,环境治理和生态改善需求较为迫切。为此,大庆油田积极开展这一区域的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于2015年7月份启动筹划实施,并由最初的区域地表环境治理、植被恢复,逐步清晰思路、完善规划,陆续赋予其降碳减排、生态观光、清洁替代等使命任务,最终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在万亩园区内部实现碳中和的根本目标。目前,园区建设已全面完成。
“经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进行碳测算,大庆油田马鞍山碳中和生态园区自身实现碳中和,是名副其实的‘零碳’园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李天说。
“马鞍山碳中和生态园区是大庆油田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一项实践成果,也是油气田企业低碳发展在生态建设领域的一个缩影。”生态环境管护公司经理王鹏昊表示,将通过“智慧”能源“点亮”生态园区,努力打造集科教、观赏、体验于一体的国家级科普教育及研学基地,营造油城市民共享的生态空间,为企业发展贡献生态力量。
海南加快深海油气增储上产
近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省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
1、全面开展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开展重点区域“多气合采、多能利用”潜力评价。
2、加快建立深海油气田水下开发技术体系和生产系统。鼓励、吸引大型油气公司在海南设立子公司,鼓励省属国企参与深海油气勘查开发。
3、加快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以富碳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为基础做大海洋清洁能源产业、延伸海洋化工产业链,并带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谋划海上平台富碳天然气碳捕集加绿氢制醇氨等重大项目。
4、重点推进陵水17-2气田全面投产,继续推进陵水25-1气田建设,加快乐东10-1等气田开发利用。积极推动海洋油气服务保障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海口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指挥中心,积极推进澄迈油气勘探生产服务基地建设。
三部门联合部署“双碳”标准计量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对“双碳”标准计量工作作出部署。《方案》提出,到2025年,面向企业、项目、产品的碳排放核算和评价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技术指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方案》明确了16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研制、加强产品碳足迹碳标识标准建设、加大项目碳减排标准供给、推动碳减排和碳清除技术标准攻关、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加强重点产品和设备循环利用标准研制、扩大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供给等8项“双碳”标准重点任务,以及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双碳”相关计量仪器研制和应用、加强计量对碳排放核算的支撑保障、开展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加强碳计量中心建设、完善“双碳”相关计量技术规范、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等8项“双碳”计量重点任务。
下一步,三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方案》贯彻落实,加快健全“双碳”标准计量体系,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要闻
欧佩克下调2024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将增加211万桶/日,低于上个月预期的225万桶/日的增幅。据路透社报道,欧佩克下调对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这是欧佩克自2023年7月做出2024年预测以来的首次下调。
欧佩克称,今年的需求增幅仍高于2019年之前140万桶/日的历史平均水平,而且夏季旅行需求将保持强劲,“由于道路和空中交通状况良好,预计运输燃料需求仍将保持强劲。” 在报告中,欧佩克还将2025年的需求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85万桶/日下调至178万桶/日,这也处于行业预期的上限。
路透社称,由欧佩克及其俄罗斯等盟友组成的欧佩克+自2022年底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减产措施以支撑市场,其中大部分减产措施将持续到2025年底。8月1日,欧佩克+确认计划从10月份开始逐步取消最新一轮220万桶/日的减产计划,但前提是必要时可以暂停或撤销减产计划。
德国发布“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首张逮捕令
综合德国媒体14日报道,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发生近两年后,德国联邦检察院今年6月对一名嫌疑人发出了首张逮捕令。嫌疑人为乌克兰公民弗拉基米尔·Z.(Wolodymyr Z.)。
据调查,还有两名乌克兰公民被视为嫌疑人,其中包括一名女性。他们可能作为潜水员在管道上安装了爆炸装置。
波兰方面14日证实,6月已收到德国联邦检察院发出的针对这名乌克兰嫌疑人的欧洲逮捕令。报道称,德国调查人员认为弗拉基米尔·Z.最近行踪是在波兰华沙西部。目前此人尚未被逮捕。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出发,经波罗的海海底抵达德国。2022年9月26日,管道发生爆炸,泄漏大量天然气。调查发现,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共有4个泄漏点,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爆炸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瑞典和丹麦已于今年年初停止调查,德国方面仍在继续。
欧洲天然气价格接近年内高点 吸引更多海运LNG进口
由于对俄罗斯管道流量的担忧,欧洲天然气价格维持在去年 12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从而刺激了更多的海运进口。
基准期货价格周一在每兆瓦时 40 欧元左右波动,而在周五连续第二次录得两位数的周度涨幅。截至发稿,欧洲天然气基准荷兰近月期货上涨 0.2%,至每兆瓦时40.55欧元。
即便乌克兰军队上周突然越境袭击,俄罗斯天然气仍继续通过边境的苏贾(Sudzha)进气口输送。
在关键的储备季节,天然气价格上涨可能会导致更多液化天然气从欧洲最大的燃料供应国美国出口到该地区。彭博社汇编的船舶跟踪数据显示,欧洲 7 月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大幅下降,而亚洲每月接收的美国货物数量创 2021 年以来最高。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称,本月亚洲液化天然气需求疲软(部分原因是气温下降)以及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正在改变液化天然气运输航线的盈利能力,“这为更多美国货物出口欧洲提供了潜力”。
尽管如此,欧洲与亚洲的液化天然气竞争依然激烈,上个月的情况表明,欧洲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可能会很快枯竭。尤其是亚洲的高温天气推动了该地区的需求。
“最令人担心的是即将到来的冬天,”能源数据分析公司 Xterna Group 首席执行官 Tom Roberts 表示。“目前的焦点似乎集中在地缘政治上,但这些天然气密集型国家的天然气消耗量却创下了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