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危化品当汽油卖!提醒:莫加非标油,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8月份以来,防城港、贵港、贺州市昭平县等多地查处多起非法成品油及“伪新能源”油品销售窝点。
据广西成品油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广西已先后查处黑油站(黑窝点)252个,查扣非标油1200余吨。这些黑油站(黑窝点)大多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或者隐藏在厢式小货车中流动销售,以及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售价低于正常价格2元/升左右。
不法商家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成品油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成品油市场秩序,更对广大车主的车辆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维护广大消费者车辆及生命安全,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广西成品油行业协会联合发布消费提示:警惕非标油,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一、警惕低价非标油,小心谨慎避踩坑
非标油或非法加油点的油品调和工艺粗糙,质量远低于国家标准,长期使用劣质汽油会堵塞燃油系统,造成汽车发动机积碳、损坏、汽车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失效等危害,致使车辆发生加速挫车、急轰油回火、转速不稳、爆震等情况,将严重危及车辆及车主生命安全。消费者切勿因贪图便宜而购买和使用来源不明、质量无保证的非标油。
二、认清“伪新能源”真面目,理性购物不盲从
市场上出现的对外标称“新能源动力液”“环保动力液”等品名的汽油类新能源油品,以及标称“环保矿物质油”“液蜡醇醚燃料”等品名的柴油类新能源油品,并不是汽油、柴油,而是属于危险化学品,并非真正的清洁能源。经营者打着新能源的名义,宣称可以降低尾气、油耗,提升动力,实际上,这些油品并不具有商家宣称的作用和效果,不仅无法达到节能减排、提升动力等效果,反而可能因成分不合格而损害车辆。
三、非标油品藏“猫腻”,理性甄别保权益
非标油销售点往往隐蔽性强、流动性大,交易手段隐秘。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到正规、大型加油站为车辆加油。不组织、不参与、不支持非标油品买卖活动,不为非标油品买卖提供任何便利。一旦发现非法销售窝点,请立即向当地商务、应急、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成品油市场的健康秩序。
四、积极宣传非标油危害,营造良好消费秩序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加大对消费者、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普及正确的成品油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识别劣质成品油和伪新能源油品的能力。同时,也提醒广大车主在选择油品时,务必选择正规加油站,确保油品质量可靠。
(来源: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广西成品油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