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速递No:22
国内速记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
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在21日举行的“中国碳市场大会2024·武汉”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致辞中表示,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加快将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51亿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以上,是覆盖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会议同期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较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上涨47.01%和125.26%。2024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量达366.82万吨,同比上涨174.90%。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8.78%。
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之后,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成为我国推出的又一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市场政策工具。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
上市公司“陷困境” 润滑油行业亟待提振信心
继2023年底至今年7月上旬,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润滑油行业虽连续涨价,但仍因涨幅倒挂,长期处于低利润状态。日前,中晟高科宣布将退出润滑油业务。
中晟高科将退出润滑油业务消息引发外界对润滑油行业悲观预测,润滑油业内人士分析时指出:长期利润低迷已使大部分润滑油企业难以为继,尤其是中小企业减产关停的现象日益严重。上市公司亦受困逆势,行业迫切需要一轮强有力的涨价来提振信心。
“产品涨幅跟不上成本涨幅,是动摇产业信心的关键。”业内人士指出:面对国际油价的大幅变化,中小规模的润滑油企业难以承担涨价风险。一方面是面对涨价,市场更倾向于选择头部品牌。另一方面,2023年以来因原材料涨价屡次引发的“以次充好”的假油事件也在润滑油用户心目中植入了对中小品牌的不信任,动摇了市场对中小品牌的信心。
业内目前对于润滑油深陷微利泥沼的境况也同样苦不堪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产业人士表示:目前润滑油行业的涨价因素,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头部品牌,尤其是央企。央企既要承担平抑物价、稳定经济的使命,又要保证工业润滑油和民生产品的供应保障,因此虽有提价,但幅度都过于保守,远远滞后于成本涨幅。而头部企业的保守提价策略,直接压低了整个行业的涨价空间,将整个行业都拖进了微利状态,致使减产关停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长此以往,势必对本土中小润滑油企业发展构成极大伤害。从维护行业健康长远发展、重新提振产业信心的角度来说,头部企业涨价势在必行。
中石油昆仑资本入股领充新能源
日前,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为股东。这是中石油在充电设备和新型电力设备领域的首个投资布局。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助力领充新能源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市场拓展步伐。中石油昆仑资本的加入,不仅为领充新能源带来了资金支持,更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市场渠道,有助于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领充新能源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充放换电和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同时依托充电网、智能微电网等生态云平台,为客户提供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服务,主要产品包含新能源汽车充放换电系统、储能微网、电力电子、智能检测、数字能源管理系统等。
目前,领充的储能业务主攻微电网场景,并聚焦在低压台区综合治理、新能源配储、工商业储能配电、光储充一体化和风光储微电网5大细分场景。充电桩领域,领充新能源能为客户提供全场景、全生态的充电解决方案,领充的交流充电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达10%,位于行业前三。
延长石油周湾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顺利投运
近日,随着延长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周湾输气首站最后一道气液联动阀门ESDV1601的打开,标志着延长石油重点项目——周湾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顺利建成投运,成功实现向靖西三线管道供气。
作为延长石油150亿方产能总体规划和天然气开发地质与气藏配套工程,周湾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位于吴起县周湾镇,自周湾净化厂起输送天然气至牧兴庄末站,经计量后插输至靖西三线。其主体工程包括新建周湾首站、牧兴庄末站、首末站之间的6.34公里管道及末站至下游陕天然气接收站之间的1.76公里管道,全长8.1公里。设计外输气量规模为25亿方/年。
该项目的顺利投运,将通过外输管道把周湾净化厂气源接入陕西省天然气公司,实现向关中地区补气,可缓解陕西省天然气供应的短缺局面,保障下游企业及居民的用气需求。
茂名石化工程建设项目首次实现数字化交付
近日,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西片区埋地给排水管道子项目实现数字化交付,成为茂名石化首个数字化交付的工程建设项目。
传统工程建设交付以档案图纸、光盘为交付主体,交付时提供的是设计图纸。施工阶段的大量资料数据零散繁杂,难以查询,对后期运行和维护工作造成困难。数字化交付是把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车等工程数据,通过三维模型、智能工艺流程图和资料文档等方式进行整合后交付,关联档案数据并集中进行直观展示,可大幅提高数据查询利用效率。
在西片区埋地给排水管道子项目建设过程中,茂名石化信息中心收集数据1000余条,完成7.95公里管道三维建模。三维图上详细直观标明地管走向、位置及属性数据,包括管径、材质、管道等级等信息,以及施工单位、焊工信息、焊接日期等,为今后开展工程质量溯源、安全施工保障及管道运维管理等提供可靠的数字化支撑。
据了解,茂名石化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将全部使用数字化方式完成交付。
中国企业斩获首个千米级国际深水油气总承包工程
7月18日获悉,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中标缅甸SHWE气田4期开发工程EPCIC(设计、采办、建造、安装、调试)总包项目,这是中国企业首次斩获千米级国际深水油气工程总包项目。项目产出的天然气将通过中缅天然气管道输送到中国,对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SHWE气田4期开发工程项目作业方为浦项制铁国际公司,项目最大水深达到1050米。海油工程于2023年9月中标项目竞争性前端工程设计,并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管理能力,从众多国际知名承包商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项目总包合同,开创了我国企业在国际海洋油气工程市场中提供前端设计+总包“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先例。
海油工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先后在亚太区域实施印尼MADURA BD气田开发、缅甸ZAWTIKA油田开发、泰国CEC公司SKL-C平台弃置等项目,项目执行和交付能力获得高度认可。2013年以来,公司与“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与地区广泛开展合作交流,累计执行项目近70个,用一个个超级工程擦亮了“中国制造”的金色名片,为沿线国家能源开发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国际要闻
沙特阿美拟收购蓝氢工业气体公司50%的股份
世界领先的能源与化学品公司沙特阿美已签署最终协议,收购空气产品公司昆德拉旗下蓝氢工业气体公司50%的股份,公司位于沙特阿拉伯朱拜勒。该交易受标准成交条件的约束,还包括购买氢气和氮气的选择权。
在大力发展低碳氢业务并扩大其替代能源解决方案组合的基础上,沙特阿美预计其对蓝氢工业气体公司的投资将推动沙特阿拉伯东部省份低碳氢网络的发展,为国内和区域客户提供服务。交易完成后,沙特阿美和空气产品昆德拉(空气产品公司与昆德拉能源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将分别拥有蓝氢工业气体公司 50%的股份。
沙特阿美战略与企业发展常务副总裁阿什拉夫·加扎维表示:“本次投资凸显了沙特阿美扩大新能源组合和发展低碳氢业务的雄心壮志。我们打算利用沙特阿美在碳捕获和储存方面的雄厚实力,以及我们在氢能方面的技术专长,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低碳氢能市场,为未来的能源系统奠定基础。”
空气产品昆德拉董事长萨米尔·塞尔汗博士表示:“本次合作将进一步增强空气产品昆德拉与沙特阿美的合作伙伴关系、加速氢经济发展、并助力打造中东地区最大的氢网络建设,有望为炼油、化工和石化行业提供服务。我们将提供氢气和管道运营方面的专业知识,保证沙特阿美为国内和地区提供可靠低碳氢能提供必要支持。“
欧盟氢能发展目标被批不切实际
当地时间周三(7月17日),欧洲审计院(ECA)表示,欧盟的氢能发展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尽管有着近200亿欧元资金支持,但也不太可能实现。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决定加快向绿色能源转型,以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除了太阳能和风能外,氢能也是欧盟绿色能源建设的重点。根据欧盟2022年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欧盟要在境内生产1000万吨可再生氢,并进口1000万吨可再生氢。
然而,欧洲审计院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目标是基于政治意愿,而不是扎实可靠的分析,欧盟距离实现这些目标还很远。欧洲审计院审计人员发现,欧盟制定的另一个目标,即到2030年安装至少40吉瓦的可再生氢能电解槽,是一个氢能行业游说团体在文件中提出的想法。
根据欧洲审计院的报告,2021年至2027年期间,欧盟为绿色氢项目提供的资金总额达到了188亿欧元(约合205亿美元)。
OPEC+供给存增长预期 下半年油价前高后低
日前,有机构分析认为,2024年全球原油供给将保持增长,但增幅远低于2023年。根据EIA及IEA的预估,2024年全球原油供给将分别达到1.02亿桶和1.03亿桶,为纪录新高;EIA、IEA预计2024年全球原油供给同比增幅将分别达到64万桶/日、70万桶/日,增长主要来自非减产联盟国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等国,而欧亚大陆部分国家原油产量下降将较为明显。
今年下半年,全球原油供给较上半年将有所增长,三季度OPEC+仍继续延续此前的减产政策,整体供给水平预计维持低位,但OPEC+此前释放了四季度可能会逐步退出减产的信号,这意味着今年四季度全球原油供给水平可能会回升。
从供需面整体来看,上半年OPEC+维持低产令原油市场维持紧平衡。展望下半年,从供给端来看,三季度OPEC+减产仍将延续,其他产油国供给相对稳定,全球原油供给将维持低水平;四季度OPEC+存在逐步恢复产量的预期,可能推升全球原油供给。
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经济表现疲弱对原油消费水平形成明显打压,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将明显低于去年,同时中美两大消费国需求增量有限,但三季度是原油消费旺季仍然将阶段性推升消费水平,而四季度需求将季节性回落。综合来看,下半年原油市场仍有望维持供需偏紧格局,三季度供需缺口相对较大,四季度供需结构预计会边际弱化。
从油价运行逻辑来看,OPEC+减产对油价形成底部支撑,但向上的空间取决于需求改善程度,三季度在原油供给低位以及需求季节性改善的背景下,油价有望维持偏强格局,四季度供需结构转弱将令油价走势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