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速递No:21
国内速记
《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9月1日起实施
记者获悉,自然资源部近期发布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TD/T1099-2024)(简称《指标》),自9月1日起实施。
《指标》编制工作由中国石油牵头承担,中国石化和国家管网参与,在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的指导下,历经近3年时间,先后经过5轮修改调整,经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2024年第3次自然资源部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指标》对油气行业节约集约用地起到控制与引导作用。
《指标》修订了49项站场用地指标,着重体现绿色环保、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资源理念,满足油气生产需求和安全环保要求。调减接转站、天然气管道阀室等3项用地指标,减少用地约31%,突出先进工艺技术对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引领。
《指标》新设指标27项。其中,气田有益组分回收站指标,鼓励油气资源高效利用;气藏型储气库、盐穴型储气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14项用地指标,填补了无用地标准依据的空白;含油污泥处理站、废弃钻井液处理站等8项用地指标,引导企业实现绿色环保生产;原油管道减压站、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等4项指标,充分满足企业安全生产需求。同时,《指标》调整细化用地指标19项,增加7000米以深油气井场、计量站含加热设施等指标,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实现节约集约、高效用地。
中国能建将签约新疆大型绿氢项目
近日,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中国能建中电工程与新疆克拉玛依市签署了一个总投资额达72亿元人民币的风光制氢及绿色航煤生产项目。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投资项目,更是推动清洁能源应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
此次签约的项目响应了克拉玛依市氢能示范区和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需求。在项目规划和投资过程中,中电工程充分考虑了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电网布局以及新疆在新能源和相关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这次合作项目包括年产10万吨的绿色航煤、年产1万吨的绿氢以及1GW风光新能源项目,旨在全面推动新能源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减少约120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石化燃料使用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该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江苏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针对当前石化化工产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了今后三年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为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下一步,江苏将抓紧细化落实《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有效供给能力提升、安全环保技术改造、创新体系完善、强企育才、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环境改善等六大行动,着力打造高效绿色安全融合的精细化工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全省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大行动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高起点实施沿海地区战略性布局和沿江地区战略性转型,推进江海联动发展;二是依托化工园区加快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以链主企业为龙头延伸中下游产业链条,推动原料深度加工、产品提质升级、产业精细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高度重视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和高层次人才引培工作,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领军人才创新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关键共性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五是以“产品高端化、装备智能化、工艺现代化、效能绿色化、生产数字化”为方向,在全省实施产业焕新工程,推动化工行业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优化提升存量资产和产能;六是巩固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成效基础上,进一步精准施策、强化服务。
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41.1%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3万辆和104.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0.1%,市场占有率达到41.1%。1至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根据协会统计,截至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3000万辆。出口方面,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8.6万辆,同比增长10.3%。其中,插混汽车出口2.2万辆,同比增长1.1倍。1至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其中,插混汽车出口12.7万辆,同比增长1.8倍。
“我们关注到,在新能源汽车增长中,插电式混动车增幅更为明显,6月销量同比增长85.1%。出口方面,插电式混动车同样表现出色。对于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插电式混动车起到了重要作用。”陈士华说。
中国石化部署开展“万站沐光”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近日,中国石化部署开展“万站沐光”行动,持续推动光伏发电业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按照规划,到2027年,中国石化将在油气矿区、石油石化工业园区及加油站等建设光伏站点1万座左右。
“万站沐光”行动将坚持“因地制宜、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原则,支持培育光伏发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拓展光伏发电应用场景,着力推动光伏发电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促进光伏发电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为如期实现中国石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规划,中国石化还将强化光伏发电系统建设运行质量管控,建立光伏组件入库抽检机制、光伏电站系统效率验收制度,持续开展光伏电站运行管控,把控光伏组件入库质量和光伏电站运行综合指标,提升光伏电站发电水平。
中国石油碳资产集中管控平台上线
日前,中国石油碳资产集中管控平台顺利通过上线评审,正式投用。这个平台系统构建了碳排放分析、碳成本核算、碳交易、绿色企业认证等功能,标志着中国石油碳排放在智能化管理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石油于2023年将碳资产集中管控平台列入“碳达峰十大行动”的重大工程之一,积极组织开展需求调研、详细设计、系统配置、数据准备与培训工作。平台紧紧围绕碳排放双控管理主线,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手段,构建26个功能模块,赋能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有力支撑集团公司总部和各企业碳排放双控考核指标分解、碳成本模拟等行为,推动了绿色低碳和数智化转型的有机融合。
平台自2023年底试运行以来,相继支持完成了集团公司1.4万余个排放源的月度碳排放核算。同时,开展碳履约和碳交易管理,助力各企业完成内部碳成本核算,提升碳排放双控管理水平。今年上半年,集团公司碳排放保持持续下降状态,为完成年度控制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国际要闻
俄罗斯计划削减原油产量 补偿OPEC+石油超额
据知情人士透露,俄罗斯计划在今明两年暖季进一步削减原油产量,以补偿超过OPEC+配额。
因消息未公开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表示,出于技术原因,俄罗斯的额外限产措施很可能在夏季和初秋实施。这些知情人士还表示,俄罗斯在天气寒冷的几个月里需要更多原油供国内消费。
俄罗斯目前是OPEC+联盟中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在执行旨在支撑全球油价的协议方面明显落后。俄罗斯上月承诺补偿4月以来的超产,补偿期势将持续到2025年9月。
俄罗斯在与OPEC合作后长期表示,由于油田地质和气候条件,该国无法在深秋和冬季大幅减产。知情人士表示,俄罗斯错过了在6月30日前向OPEC秘书处提交补偿计划的最后期限,但计划尽快公布。
玻利维亚发现新的大型天然气气井
据法新社16日报道,玻利维亚总统路易斯·阿尔塞称,在该国发现了一个拥有1.7万亿立方英尺储量的巨型天然气田,足以媲美墨西哥或意大利一年的天然气使用量。阿尔塞称,这是玻利维亚近20年来最大的发现,预计将为玻利维亚能源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改善该国低迷的经济形势。
玻利维亚国有能源公司表示,该公司此前一直在进行新气田的勘探工作,这次发现的新气田将在开发后成为玻利维亚第三大天然气产区,预计能带来价值约68亿美元的收入,成为该国新的经济收入来源。阿尔塞称,这为该国保持重要天然气出口国的地位带来了希望。
天然气是玻利维亚的支柱产业之一,曾支持该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的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玻利维亚的天然气产量和销售量都出现下滑。阿尔塞在6月曾担忧地表示,该国天然气产量“跌至谷底”。
德国政府签署了首份“绿氢”供应合同
近日,德国经济部宣布,已与阿联酋的Fertiglobe公司签订了相应供应协议。从2027年到2032年,至少25.9万吨氨将从埃及通过船舶运送至德国。
该协议是“H2Global”资助计划下初步招标的结果,“H2Global”旨在为“绿色”氢创建一个有效的国际市场。以此,可以以尽可能便宜的价格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绿色氢产品,然后卖给出价最高的德国或欧盟公司。因此,“H2Global”充当生产国(特别是南半球)与作为买家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纽带。转售可能造成的损失由国家补偿。
该项目是德国政府氢能战略的一部分,并辅以进口战略。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现在达成的供应合同是德国转型为工业基地的重要一步。“低成本绿色能源的可用性——现在也以氢气的形式——将继续成为未来工业的重要选址因素。”
德国希望成为氢经济的主要市场。在世界各地,德国正在与多国启动生产绿色氢气项目。氢气被认为是使德国基础工业实现气候中和的关键。此外,它还将用于燃气发电厂,以补偿风力或太阳能发电量不断增长但波动剧烈的情况。此外,航空和航运也需要氢气。据推测,从长远来看,德国将能够生产其自身所需氢气的1/3左右,其余部分将不得不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