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速递No:20
国内速记
中国就诉美《通胀削减法》世贸争端案提出设立专家组
7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为维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权益,3月26日,中方将美国《通胀削减法》有关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措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由于美方未能与中方通过磋商达成解决方案,7月15日,中方向世贸组织提出设立专家组请求。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位发言人说,美国《通胀削减法》以使用美国等特定地区产品作为补贴前提,排斥中国等世贸组织成员产品,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高能源绿色转型成本,无论如何包装美化,都无法改变涉案补贴歧视性、保护主义和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本质。中方坚决推进诉讼程序,是以实际行动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权威性和有效性,维护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
这位发言人表示,中方认同世贸组织成员以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方式实施产业补贴,支持能源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方再次敦促美方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停止滥用产业政策损害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6月份我国原油、天然气生产平稳增长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油、天然气生产平稳增长。
原油生产增速加快。6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795万吨,同比增长2.4%,增速比5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9.8万吨。进口原油4645万吨,同比下降10.7%。
原油加工有所下降。6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5832万吨,同比下降3.7%,降幅比5月份扩大1.9个百分点;日均加工194.4万吨。1—6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36009万吨,同比下降0.4%。
天然气生产加快。6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6%,增速比5月份加快3.3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7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43万吨,同比增长0.9%。
我国油气管网建设提速 “全国一张网”不断完善
今年以来,我国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加速建设,预计全年新增管道里程超4000公里,“全国一张网”不断完善,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西气东输四线已完成吐鲁番至中卫段主体管道工程建设,今年投产后,西气东输年输气能力将提升15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川气东送二线、虎林到长春天然气管道等管道工程也正在加速推进。
织网扩网步伐不断加速,我国能源供应与保障能力也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主干油气管网约10万公里,输气能力从2020年2230亿立方米增加到3290亿立方米,增幅达48%,天然气“全国一张网”日供气能力超10亿立方米。
按照规划,到2025年,我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联通海外的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将更加完善,初步形成东北、西北、西南以及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同时建成“五纵五横”的天然气干线管网,进一步提升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万吨级海洋油气平台完成海上安装
7月17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总重约3万吨的海洋油气平台,在珠江口盆地的西江油田安装就位,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自主化建造能力取得重要突破。
这次安装的西江30-2B平台,是一座集钻井、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固定式油气钻采平台,平台由海上部分和水下导管架两部分组成,矗立在98米水深的大海上,总高度约198米,相当于70层住宅楼的高度,总重量约3万吨,所用钢材重量超过2座广州塔的钢结构总重,投影面积相当于10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据了解,西江油田距深圳东南150公里至175公里,投产30年来累计生产原油超过1亿立方米。西江30-2B平台正式投用后,将推动油田年产量突破300万吨,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供应注入新动力。
中国电动汽车在澳销量持续增加
近日,澳大利亚联邦汽车工业商会首席执行官托尼·韦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截至2024年6月,澳大利亚市场上销售的电动汽车中,超过80%产自中国。中国电动汽车满足了澳大利亚市场对低排放车辆的需求,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近年来,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中国汽车数量持续增加,已从2017年的近5000辆增至2022年的约12万辆。截至目前,比亚迪在澳市场推出包括插电式混动多用途车在内的多款车型,并将增加两款休旅车和一款皮卡车。中国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品牌今年将在澳大利亚继续推出3款新能源车型。
澳大利亚政府推动节能减排计划并降低贸易壁垒,是中国电动汽车在澳大利亚销量增加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不断出台支持政策鼓励民众购买电动汽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沃里克·鲍威尔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物美价优,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中国电动汽车推出了一些不错的车型和款式,有的配置非常科技现代,提供了舒适的体验。”澳大利亚商会—上海董事会主席海蒂·杜根表示,澳大利亚电动汽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期待澳中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产业合作。
新能源“百千万”工程启动 河南高速将迈入“超充时代”
近日,河南交通投资集团在连霍高速郑州北服务区举行新能源“百千万”工程开工仪式。此次开工建设的京港澳、连霍、大广3个源网荷储充项目(一期)工程共涉及115个收费站、44对服务区,投资总额超7亿元。项目计划年内建成投运,届时服务区充电桩数量将实现翻番,同时填补河南高速“超充”的空白。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河南交通投资集团作为河南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管理运营单位,依托高速公路资产和土地资源集聚优势搭建新能源发展平台,确定了新能源“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力争5年内建成投运绿色低碳服务区100对以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000兆瓦以上、充电车位1万个以上,着力发展交能融合、助力绿色交通。
今年是该集团实施新能源“百千万”工程的第一年,一期项目建成后,河南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将新增充电车位2000个以上。
国际要闻
哈萨克斯坦2024年天然气产量预计增长2.3%
当地时间7月16日,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部长阿尔马萨达姆·萨特卡利耶夫表示,哈能源部计划将2024年的天然气产量提升至605亿立方米,较2023年增加2.3%。
据哈总理府网站消息,萨特卡利耶夫介绍,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天然气产量持续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已开采300亿立方米天然气,按开采计划,增长的天然气产量将主要来自卡拉恰甘纳克、田吉兹和卡沙甘等大型油气田。
萨特卡利耶夫表示,2024年,哈商品天然气产量将与去年持平,保持在298亿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已生产149亿立方米商品天然气,占全年计划产量的50%。
欧洲能源市场需加速一体化进程
日前,欧洲能源交易商联盟(EFET)首席执行官马克·科普利表示,欧洲统一能源市场需要更多的整合,以应对持续的挑战。
科普利表示,欧盟已经创造了世界上最大、运行最好的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因此,在过去三年,这个统一的市场显示出了极大的弹性,在应对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同时,保障了欧洲的能源供应安全。但科普利表示:“吸引投资者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必要性仍然重要。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欧洲统一的能源市场必须努力实现更大程度的一体化、更强大的机构和更灵活的监管框架。”
科普利表示,欧洲能源市场需要更多的国家加入。一体化不仅将使欧盟和邻国联系更加紧密,而且还将整合短期和长期市场,协调补贴,建立更多的标准化,以确保所有成员国按照相同的规则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科普利指出:“如果讨论要围绕竞争力展开,那就要扩大统一能源市场所涉及国家的范围。把欧洲统一能源市场带到英国、西巴尔干半岛、乌克兰、摩尔多瓦、北非,市场将变得更有竞争力。”
马来西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 期待与中国合作共赢
近日,马来西亚政要、汽车行业业内人士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中国合作共赢。近年来,马来西亚开始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
马来西亚汽车市场观察员和新能源汽车车评人戴祖亿称:“最近有中国厂商宣布到马来西亚设电池厂,这有利于技术转移,可以进一步发展。马来西亚国会议员李健聪对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都持有积极乐观的看法。他表示,从宏观发展战略角度来看,马来西亚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新能源汽车企业来本国投资发展。
李健聪表示:“未来,税务的变动丝毫不会影响我国想要扩大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意愿,我们反而会积极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稍微改变的是,我们会更加鼓励中国或其他国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来马来西亚组装与生产,这符合我们国家的汽车政策。”
另外,谈及有声音说中国在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自身产能过剩问题,李健聪表示,他对这种说法坚决不认同。他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内外销售价格相差并不多,这显示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本身就具有竞争力,而且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往马来西亚能够减轻当地民众购买压力,有利于推动能源转型。